|
今年是聯合報六十周年,本報除了舉辦各項慶祝活動外,深感推動進步觀念是媒體不可推卸的職責,因此自六月起推出「借鏡國外,提升台灣」十二篇系列報導,至今日全部刊完,希望引入先進國家值得鑑照的新觀念,協助提升台灣更上層樓。
「借鏡國外,提升台灣」系列,是一次大規模的採訪計畫,籌備約一年,赴國外採訪人數有十餘人,採訪國家除了遠赴北歐瑞典,且深入英國、荷蘭、日本等國,並結合國內專家見解,分十二個主題刊出。
這次規模龐大的採訪計畫,特別著眼於台灣面臨的迫切問題。經過六十餘年的經建發展,台灣的硬體建設粗具規模,近年來國人卻益發感覺軟體投入的嚴重不足。例如,台灣老年化的速度極為驚人,媒體上時可見到老人不得安養的報導,甚至有老人遭棄養、虐待,以至自殺事件,可說已是逼面而至的危機。聯合報特別走訪瑞典,報導「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」;另外,台灣家庭普遍關切的房價、托育嬰問題,記者也至歐洲取經,報導荷蘭的社會住宅、以及瑞典「訂做好爸爸」。
有鑒於台灣城市建設好大喜功,導致華麗卻無用的蚊子館遍布各地,聯合報此次採訪特意著重在城市防災、與水和平共處,以至為藝術家找個家、維護城市舊建築等。我們認為高聳的建築固然眩目,但城市的靈魂應該是藝術家快樂居遊於此,讓人們不經意地撞見;以至我們知道一幢經歷歲月風霜的老建築,依然安穩地等候人們探訪。
聯合報近年來全面向數位匯流轉型,此次採訪也採取了國內媒體少見的多元形態。每赴一個國家採訪,都包括了文字、攝影記者,外加影像拍攝人員;報導使用的載體,除了刊登在聯合報,大量的現場照片亦在部落格提供點閱,動態影片更在聯合新聞網及多個網路平台播出。我們也籌畫出版專書,便利讀者藏閱。
台灣媒體生態近年來出現極大變化,頗多發展方向受人詬病,舉述其大者:第一、媒體的公共性逐漸淪喪,對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共議題不聞不問,反而將極多篇幅投入在瑣碎、八卦、隱私的挖掘、扒糞中。當大學生只看影視明星的緋聞報導時,無怪馬總統在校園詢問同學對ECFA有何意見時,學生只能瞠目結舌,不知ECFA為何物。其二、媒體普遍只關注台灣內部的芝麻小事,電視政論節目討論政要的生辰八字、祖墓風水;有人跳樓,所有電視台出動SNG車現場轉播,所謂國際新聞則是剪輯Youtube的趣味短片充數。反而,對於事關重大的國際、大陸發展趨勢,乏人聞問。媒體理應報導世界變化的重要資訊,使閱聽者耳聰目明,掌握環境、正確判斷,但台灣媒體在此顯然尚遠不符理想。
聯合報身為台灣媒體一員,經常自省每日所做報導能否協助讀者完整認識世界,提供有價值、具意義的資訊。站在下一個六十年的起點,我們推出「借鏡國外,提升台灣」系列報導,反映了以下一些基本態度:
聯合報看重讀者的品味,不相信媒體只供消閒之用,認為媒體作為國家社會的守望者,不能棄守天職,成篇累牘只在情色血腥中打轉。我們將持續針對重大公共議題深入探索,並且傳播進步觀念,與台灣一同成長,與讀者共求進步。這是聯合報過去一甲子的的堅持,也會是第二個六十年不懈的追求。
聯合報除了關懷台灣,更希望放眼世界,提供讀者全球重大資訊。台灣四百年來一直是個貿易島,人民一向具有開拓探索、冒險犯難的精神。而以貿易立國,媒體卻不關注世界趨勢,目光停留在餖飣瑣事上,誠屬不可思議之事。
「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」,雖是一句老掉牙的話,但在科技工具日新月異的今日,媒體報導反而視野內縮,又寧非怪事?聯合報將運用海內外廣佈的新聞資源,為讀者報導、解析天下大事。
聯合報確信,推動台灣正向的發展,必須以天下為師;而優質的媒體,其職責在開拓國民的視野與胸襟。「借鏡國外,提升台灣」系列今日刊完,而聯合報與讀者的相互策勵則正要開始。
|
聯合報於此篇社論中展現出對媒體未來發展所墊下的基石,以及為媒體真正的方向點了一盞引路燈。
為什麼現在的傳播媒介會有如此引人詬病的許許多多的問題,主要有三個問題:
一、隱私性 ─ 太多的媒體記者為了滿足閱聽者的好奇慾望,常不惜徹夜守候各界名人,觀察有無任何蛛絲馬跡或是風吹草動,甚至不惜拼命跟追,只為求得一張照片,加上其他誤導、給予閱聽者想像空間的文字引述。這些充滿腥、羶、色的報導,無疑是降低大眾的閱聽品質,更是破壞下一代對於事物追求上的錯誤價值觀。
二、重要性 ─ 新聞媒體報導的許多新聞,著重在國內發生的重口味的事件上,「死」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,「名」也是另一項參考的重要依據。不過如此僅限於國內的名人或是如何死傷而已,對於社會大眾缺乏一種正面教育意義,應該不厭其煩的提出問題的所在、詢問專家意見、統歸解決之道,才有引導閱聽者深入思考、銘記在心的意義。如同許多管理類書所說的,批評責備前或後,必須伴隨著適當的稱讚、鼓勵及肯定,才有對錯之分。
三、公正性 ─ 許多媒體因為有政黨的幕後操作,導致新聞甚至其他節目(如政論節目)染上政黨的色彩。一件事物都有其客觀性以及每個人感受不同的主觀性,但是如果媒體藉由文字或旁白的引述(可能未明講出部分事實),使大多數的閱聽者的思想偏向某一特定的方向,造成誤會曲解,甚至造成對立衝突,讓跟隨者更偏激,對立者更排斥,形成現在常常有各種群眾衝突事件的發生。
四、國際性 ─ 若新聞製作僅報導國內的事情,會讓閱聽者走不出國家的壁壘,乘不上世界的潮流。目前新聞偶爾會報導大陸的新聞,但有些仍舊屬於可報可不報的新聞,僅是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罷了。但許多國際間的大事,如國家間的對立、國家內的動亂、各國的環境變化、世界金融趨勢等等,都可讓我國閱聽大眾接受更多更多的資訊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擠身世界的浪潮而不被擊潰。
媒體在現今的時代,的確是具有極大的影響力,甚至大到從建立一個人的聲望到詆毀一個人的名譽。所以媒體對於自身的進步以及自我要求,實在對社會、教育、知識、國家有很直接的影響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